教育新闻

2017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VS北京大学终极大PK

2017-03-21 10:09:53 瑞士留学云 4008-941-360

大学排名

院校大全

留学案例

在线申请

不管是迫于国内高考压力还是想接受国外更高等的教育,出国留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瑞士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同时当地的旅游和酒店行业也非常发达。瑞士的国家教育也是全球知名,分为公立和私立大学。公立大学有10多所,隶属于联邦政府管辖,主要是德语、法语授课。私立大学在瑞士有200多所,其中主要是以酒店管理、工商管理为主,这些私立大学为当地学生和国际留学生提供英语授课,教学水平和质量比较高,瑞士酒店管理学校毕业的学生往往能够得到世界各国星级宾馆的肯定和认可。

很多学生都会咨询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到底怎么样?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跟北京大学对比哪个好?好不好申请?现在立思辰留学360就拿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跟北京大学来做下比较!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一:院校概况: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又名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德语名 Eidgen?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简称ETH Zürich,英文名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坐落于瑞士苏黎世,是享誉全球的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连续多年位居欧洲大陆高校翘首,享有“欧陆第一名校”的美誉。ETH是德语区高校之最,在全世界范围与英语教学下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享有同样崇高的声誉。苏黎世联邦理工同其姊妹学校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及所属研究机构共同构成了瑞士联邦理工学院,隶属于瑞士联邦政府。

该校现有来自于一百多个国家的两万六千名师生分布于16个系,教研领域涵盖建筑学、工程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截止06年诞生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21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校友为13人。现今仍有很多获奖者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该校还是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IDEA联盟等国际高校合作组织的成员。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第一个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2年5月3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严复为首任校长。1916年,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把北大办成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不久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1952年院系调整,校园从内城沙滩红楼迁至西北郊燕园。

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九校联盟(C9)及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重要成员。

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聚集了许多学者专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创造了大批重大科学成果,影响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二:校区环境: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主校区位于苏黎世市中心,始建于1860年代,与苏黎世大学比邻,数学、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系所散落于此,与城市融为一体。由于难以在市中心扩展,自1960年代起该校在市区北部的H?nggerberg山麓建设新校区,又称为科学城,集中了材料、建筑、土木、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系所。两校区相距5公里,每日有校车不间断往返,行程约15分钟,另外搭乘苏黎世公交也可以方便抵达。

北京大学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校园占地总面积约7000亩,分为燕园校区、医学部校区、昌平校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校区6个部分,其中燕园校区是北京大学本部,占地面积1.95平方公里(合2925亩)。昌平校区占地面积550多亩。大兴校区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占地面积约550亩。北京大学无锡校区同样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2008年投入使用,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大学城,占地面积500多亩。北京大学医学部位于学府林立的首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占地面积约990亩。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国燕园)占地面积82.87万平方米(合1243亩),是以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

北大校园分为校本部、医学部、昌平校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6个部分,本部又称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风景宜人;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这正是燕园中最美的图画。著名的“一塔湖图”指的就是未名湖湖畔的景色。

三:历史进程: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由瑞士联邦于1854年成立,并于1855年开始作为一个技术专科学校授课。最初其由建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和林业等六个学院以及一个整合数学、自然科学、文学、社会科学及政治的机构组成。ETH是一所联邦大学,直属于瑞士联邦政府。建立联邦制大学的决定在当时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打压,自由派人士向政府施压希望建立“联邦大学”,而保守派人士希望所有的大学都以州为单位,以避免加剧自由派人士向其施加的压力。1905年到1908年间,时任瑞士总统Jér?me Franel促使ETH改组成为一所真正的大学并有权利赋予博士学位。1911年被赋予现有的名称“Eidgen?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经过近200年风雨洗礼,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享有欧洲大陆第一理工大学的美誉。

北京大学: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1898年7月3日,光绪帝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3],并任命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首任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管学大臣)。随后,孙家鼐任命许景澄为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为西学总教习。9月21日,慈禧太后与守旧派发动戊戌政变,百日维新失败。但是,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京师大学堂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因此很多学者(如胡适、冯友兰、季羡林等)认为,北京大学是中国历代太学(国子监、国子学)的继承者,是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甚至认为北大校史应从汉朝太学算起;另一方面,北大又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划时代的开创者,故有“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之说。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京师大学堂遭到破坏。1900年8月3日,清廷下令停办京师大学堂。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

1902年12月,晚清政府委任吏部尚书张百熙为管学大臣,“责成经理”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得以恢复。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举办开学典礼。根据学制,不同程度的毕业生分别授给贡生、举人、进士头衔。

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

1904年,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改为总理学务大臣,负责统辖全国学务,并另设京师大学堂总监督,专管京师大学堂事宜。京师大学堂统辖全国教育的职能因此分离,成为单纯的高等学校。同年,进士馆开学,招收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两届科举进士,即癸卯科(1903年)进士80余名和甲辰科(1904年)进士30余名入学。并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开中国高等学校派遣留学生之先河。

1905年国子监停办时,一批未毕业的学生直接进入京师大学堂学习。

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开办经科、文科、法政科、商科、格致科(理科)、工科、农科共七科,设十三学门,分别是经科的诗经、周礼、春秋左传,文科的中国文学、中国史学,法政科的政治、法学,商科的银行保险,格致科的地质、化学,工科的土木、矿冶,农科的农学,中国近代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四:大家最关心的,院校排名: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201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名列综合排名全球第9
 
201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名列综合排名全球第9,工程和技术第8,生命科学第11,物理学科第11

2015/2016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名列综合排名全球第9,其中工程和技术领域第5,自然科学第6,,生物科学第9

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名列综合排名全球第20,自然科学第8

    北京大学:

北大是近年来国内、国外各类大学排行榜中获得第一最多的大陆高校。

2015年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中,北大蝉联中国第1位。

2015年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北大蝉联中国第1位。

2015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公布的大学排行榜中,北大蝉联中国高校第1位。

2015年台湾大学版全球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47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位。

2016年美国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41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位。

2015-2016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位列全球第42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

2015年CWUR全球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56位,蝉联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

五:著名人物: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杰出校友

沃纳·冯·布劳恩,火箭专家,二十世纪航天事业的先驱之一。

约翰·冯·诺伊曼,数学家,对数学、物理、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都做出过巨大贡献。

曼洛顿·马克,发明第一台净水设备,被称为净水设备之父,世界健康饮水标准制定者,被欧盟各国一致采纳并完善沿用至今。

格奥尔格·康托尔,数学家,集合论的创始人。

雅克·赫尔佐格,建筑师,建筑学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皮埃尔·德梅隆,建筑师,建筑学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世界著名建筑师。

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世界著名建筑理论家。

罗伯特·马拉尔,世界著名结构工程师。

华人

周培源,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后。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汤德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矿山机电领域著名专家和奠基者,历任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英龙,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台湾企业家,曾兼任台湾大学教授。

吴启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智能控制专家,历任同济大学教授、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

许靖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地质学家,历任该学院地球科学院院长、地质研究所所长。

李静海,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ETH的十大科学家

斯托多拉:历史上最早研究动态系统稳定性的科学家,他和另一个同校教授胡尔维茨在1892年找到了系统传输方程根的正负性和动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伦琴:X光的发现者,曾是ETH的副校长,他于1901年获得了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奖。

威尔斯台塔尔:发现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获1915年诺贝尔化学奖。

爱因斯坦: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1896年考入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几年后当他成了该校的教授时,还是一样的曲高和寡,没人听得懂他在讲什么。

理查德昆:发现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获193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沃尔夫冈·泡利:揭露了原子中电子云的排列规律,发现了泡利不相容原理。获1945年诺贝尔物理奖。

理查德·欧内斯:发现核磁共振,获199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尼克劳斯·沃思:发明了Pascal语言、Modula-2和Oberon,获1987年的图灵奖。

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在1912发表的《潜意识心理学》是心理学上一个巨大的里程碑。他被无数的大学授予荣誉博士。

北京大学:

李克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冷溶

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李肇星

中国前外交部长

陈独秀

五四运动总司令

李源潮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

胡春华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赵乐际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

任建新

前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法委书记

胡启立

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穆拉图·特肖梅

埃塞俄比亚总统

冯友兰

著名哲学家

罗常培

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

徐志摩

现代诗人、散文家

顾颉刚

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

茅盾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傅斯年

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

朱自清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范文澜

历史学家

姚从吾

中国历史学家

冼星海

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

俞平伯

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

卞之琳

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传媒教育

撒贝宁

中央电视台著名当家主持人

李思思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张泉灵

央视著名主持人

俞敏洪

学校创始人

工商界

李彦宏

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黄怒波

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

赵鹏

看准网-Boss直聘 CEO

徐小平

真格基金创始人,联合创始人

屠呦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院士、院长

李政道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裴文中

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

邓稼先

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

黄汲清

大地构造学家、地层古生物学家

杨振宁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刘东生

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三强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煦

华裔科学家

于敏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田刚

数学家,全国政协常委

郭永怀

力学家、应用数学家

谢晓亮

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

朱光亚

中国核科学主要开拓者之一

侯朝焕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光召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余同希

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唐敖庆

理论化学家姿育家

金亚秋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了解了这么多,那么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好不好申请呢?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申请条件:

1、来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就读本科学业的中国留学生要满足以下条件:

高中毕业证书

已取得中国大学(中国政府认可的高校)相关专业的本科录取通知书

通过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小录取考试。考试科目为:数学I、数学II、生物、化学、物理。

如果报名学生没有在中国相关专业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则必须通过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大录取考试。理科考试科目为: 数学I、数学II、生物、化学、物理;文科考试科目为:德语、第二外语(法语、英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中选一)、历史和地理。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对母语非德语的报名者有如下的语言要求:

在德语为教学语言的学校读书8年以上,可免德语考核

毕业于德语为教学语言的高校,可免德语考核

否则,报名者必须出示语言能力证书,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承认的德语水平证书有:

歌德学院C1水平证书,评语至少为“好(gut)”

歌德学院C2、ZOP、KDS和GDS水平证书

德福考试文凭(TestDaF)-每考试项目最低4分

奥地利德语文凭C1级(?SD)

德国高校外国申请者入学德语考试(DSH)等级3 (注:只有登记注册过的考试才有效)

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德语文凭(DSDIII)

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德语文凭(KMK II)

UNIcert德语文凭(最少3级)

2、来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就读硕士学业的中国留学生要满足以下条件:

大学本科毕业成绩优秀(国际承认的高校所颁发的本科学历)

已取得中国大学(中国政府认可的高校)相关专业的硕士录取通知书

绝大多数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工科专业需提供GRE成绩,经济类学科提供GMAT成绩

在学年开始前,出示语言水平证书。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承认的德语水平证书有:

歌德学院C1水平证书,评语至少为“好(gut)”

歌德学院C2、ZOP、KDS和GDS水平证书

德福考试文凭(TestDaF)-每考试项目最低4分

奥地利德语文凭C1级(?SD)

德国高校外国申请者入学德语考试(DSH)等级3 (注:只有登记注册过的考试才有效)

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德语文凭(DSDIII)

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德语文凭(KMK II)

UNIcert德语文凭(最少3级)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承认的英语水平证书有(各院系对语言水平会有不同要求):

雅思(IELTS)7-8分

托福(TOEFL)110-120分

剑桥熟练英语证书考试(CPE)C级

剑桥高级证书考试(CAE)B级(注:该证书不会被视作等同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所规定的C2标准)

密歇根熟练英语考试(Michigan Certificate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ECPE)750-840分

授课语言:

本科课程的主要教学语言是德语(但个别课程的教学语言为英语或法语)。

大部分硕士课程为英语授课。除此之外,一部分课程为英、德双语教学,也有少数课程以德语授课为主。

报名材料: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要求报名者提供的基本材料(原件复印件、翻译件和公证件)包括:

1、一份针对所选专业的简短申请书

2、个人简历(表格形式,请参见下方链接“获得本科/硕士录取后申办签证手续须知”)

3、重要证书(例如高校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大学录取通知书)

4、成绩单(须注明满分和及格线)

报名本科、硕士的外籍学生须缴付150瑞郎的报名费。

因登记注册数量庞大,所以不完整的登记注册文件将被一律退回。

相关资讯
瑞士留学评估
已有-人成功获取留学方案
© 2005-2025 立思辰留学版权所有
顶部